歡迎咨詢實驗室廢液收集系統設計方案
16
2025 - 10
一、標準概述 標準性質:國家推薦性標準 實施時間:2025年起執行 適用范圍:危險化學品生產、儲存、運輸、使用等環節的安全風險管理 目標:實現風險精細化管理,推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,規范風險分級、動態管控和治理措施。 二、主要內容 1. 風險識別與分級 風險識別 系統識別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中可能引發的事故風險源,包括物理風險(如火災、爆炸)和化學風險(如毒害、腐蝕)等。 涉及環境、人員、設施多個...
16
2025 - 10
一、緊急噴淋裝置技術指標 水流量 應能提供連續水流,水流量不應小于12 L/min(升/分鐘)。 水流穩定,噴淋區域覆蓋人體頭部及身體主要部位。 噴水時間 應保證至少連續噴水15分鐘以上,確保有足夠時間進行緊急沖洗。 噴淋裝置應能快速啟動,一般要求3秒內水流穩定。 噴水壓力 噴頭工作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,一般為0.2~0.4 MPa(兆帕),確保水流舒適且有效。 噴淋區域大小 噴淋范圍應覆蓋使用者的...
16
2025 - 10
實驗室常用玻璃器皿清洗步驟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,目的是確保器皿無污染、無殘留,滿足后續實驗的要求。具體操作步驟如下: 初步沖洗 將玻璃器皿用清水沖洗,去除表面殘留的溶液或固體顆粒。 對于有較多殘留物的器皿,可用刷子輕刷器皿內外壁。 浸泡和清洗 將玻璃器皿浸泡在溫水中,加入適量的實驗室專用洗滌劑(如實驗室用中性洗滌劑或堿性洗滌劑)。 使用軟刷或專用刷子徹底清洗器皿內外,特別注意口沿、瓶壁和底部。 化...
16
2025 - 10
化學實驗室對環境的安全隱患主要來自于化學品的使用、儲存、廢棄物處理等環節。如果管理不當,以下幾類問題可能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: 1. 化學廢液排放 有毒有害廢液(如重金屬、有機溶劑、酸堿廢液等)若未經有效收集和處理,直接排入下水道,會造成水體污染,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威脅。 某些廢液具有持久性、生物累積性,危害生態系統。 2. 固體廢棄物 化學試劑包裝、實驗殘渣、污染的實驗器具等若隨意丟棄,...
16
2025 - 10
醫療實驗室在日常實驗和檢測過程中會產生不同類型的醫療廢液。這些廢液如處理不當,可能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。 一、醫療廢液的分類 醫療實驗室常見廢液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廢液(如血液、體液處理后產生的廢液); 含有有毒化學品的廢液(如有機溶劑、重金屬鹽等); 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液(如同位素實驗后的廢液); 一般實驗廢液(不含特殊危害物質的清洗廢液等)。 二、醫療廢液收集的主要措施 ...
09
2025 - 10
一、管理原則 明確定點收集,嚴禁隨意排放 所有實驗操作產生的廢液必須專瓶收集,嚴禁傾倒入水槽、洗手臺或下水道,杜絕環境污染與人員傷害。 配備專用收集容器 每個中央實驗臺、邊臺應配置廢液收集瓶或桶,容器需具備耐腐蝕、耐有機溶劑等性能。 容器需配備密封安全蓋,高效過濾(如活性炭過濾蓋、分子篩)以消除揮發性氣體與異味。 收集容器必須清晰標識:廢液類型、主要成分、責任人及收集日期。 廢液分類收集 按照廢液...
09
2025 - 10
通風柜有害廢液收集管理規范與建議 在實驗室使用通風柜進行有害化學品操作時,廢液收集管理至關重要。以下為通風柜有害廢液收集的規范要點及優化建議,適用于安全操作規程、管理制度及宣傳培訓: 一、基本原則 專用收集容器 在通風柜內使用符合要求的廢液收集瓶或桶,材質需耐腐蝕、耐有機溶劑,如高密度聚乙烯(HDPE)、玻璃或不銹鋼容器。 廢液容器應標識清晰,注明廢液類型、主要成分、危險性質及責任人。 密封與過濾...
09
2025 - 10
洗手臺和水槽臺廢液收集管理措施 一、管理要求 明令禁倒實驗室廢液入洗手臺和水槽臺 嚴格禁止將實驗廢液(如有機溶劑、強酸強堿、重金屬、危險化學品等)直接倒入洗手臺或普通水槽,防止對下水道、環境和人員造成危害。 設置廢液收集裝置 在洗手臺、水槽臺附近增設專用廢液收集瓶或廢液桶,供實驗人員傾倒被污染過的水體或清洗后廢液。 須采用密封性良好、耐腐蝕材質的容器,配備清晰標簽,防止廢液直接流入市政管網。 分類...
09
2025 - 10
杜絕實驗室異味,確保廢液安全儲存 為打造安全、健康、舒適的實驗環境,杜絕實驗室異味,確保廢液安全儲存,請全體實驗人員嚴格執行以下規范: 一、廢液安全儲存措施 分類收集,專用容器 廢液須按類別(如有機、無機、含鹵素、重金屬等)分別盛裝,嚴禁隨意混合。 使用密封性能良好、材質匹配、標識清晰的專用廢液桶或瓶,切勿超量盛裝。 密封存放,防止揮發 操作后及時蓋緊廢液容器,存放前確認密封無泄漏,防止氣味擴散和...
28
2025 - 09
化學室安全意識是必備的科學素質 一、什么是化學室安全意識 化學室(實驗室)安全意識,是指在化學實驗及其相關操作過程中,對潛在危險、有害因素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自覺認知與重視,并具備正確識別、防控和應急處理風險的基本素養。 包含但不限于: 熟悉危險化學品性質與標識 遵守實驗操作規程 重視防護措施 具備初步應急處置能力 主動關注自身和他人安全 二、安全意識為何是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 科學探究離不開安全保障 ...
返回頂部